朱林倒是没注意到李善长和朱元璋的小动作。
不过,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,无数先贤总结出来的至理还是让朱林的话有着非常牢靠的理论支撑。
哪怕是朱元璋这种千古明君,听完之后也忍不住暗暗赞叹。
这个年轻人当真了得!
古往今来,皇帝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,可天下却并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!
水能载舟亦能覆舟!
皇帝也需要群臣和士族门阀的支持。
否则的话,就会像各个王朝的末代君主一般,政令出不了皇宫!
“我儿果然才智过人,如此见地,因何不为朝廷效力,反而窝在这穷乡僻壤,做一山野村夫?”
一番交流,朱元璋对朱林的欣赏已然溢于言表。
要不是怕暴露身份,他真想当即便将这个年轻人招入朝堂。
“爹,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,水不在深有龙则灵!当今圣上不也是起于草莽?我安居于此,为的就是造福一方百姓!”
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,朱林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。
“说的好!我儿志存高远,为父甚至欣慰!来,你我父子痛饮此杯!”
朱林的一席话,算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。
自打大明定鼎天下,朱元璋荣登大宝以来,李善长还是第一次瞧见圣上主动与人同饮!
心中震撼无以复加。
他立刻意识到,不久的将来,对面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成为朝堂之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!
李善长眼珠一转,计上心来。
“老爷,少爷少年英才,一番伟论更是让老奴醍醐灌顶,今日美酒佳肴,你父子二人又是多年重聚,何不效仿古人,煮酒论英雄?”
李善长可不敢明目张胆的让朱林品评朱元璋。
身为人臣,那可是僭越之举。
因此,只有撺掇朱元璋,让他命朱林说说对自己的想法。
这一招相当毒辣。
完全就是把不知实情的朱林架在火上烤。
朱元璋戎马一生纵横辟阖,岂能看不出李善长的心思。
居然鬼使神差的同意了李善长的建议。
“刘伯,自古成王败寇,事实摆在眼前,我觉得真没什么好说的!”
朱林摆了摆手。
他倒是不知道李善长的小心思,只是单纯的不想谈论当今皇帝。
“自家说话,畅所欲言!少爷何必如此谨慎!”
“我儿不必担忧,有什么话但说无妨!”
李善长煽风点火,朱元璋居然也极力引导。
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朱林也只好从命。
“既然如此,那孩儿便说说自己的浅见!当年十八路诸侯起兵反元,看似声威浩大,可实际上有能者唯当今圣上和陈友谅二人!”
顿了顿,见亲爹和刘伯都点头表示赞同,朱林继续开口:“然陈友谅残暴不仁,虽得各地门阀士族支持,却视百姓如同猪狗!这也是他为什么最终败给当今圣上的直接原因!而我大明皇帝,深知百姓疾苦,得民心者得天下,当今圣上,乃古今真正的布衣天子!”
马屁拍的那是嘎嘎响!
那叫个威震天!